彙整

Monthly Archives: 七月 2009

 

 

這篇許知遠寫的不錯

也許中華民國也正如此

 

我不敢貼在開心網

還沒有這種勇氣…..

 

其他文章可看

http://www.ftchinese.com/column.php?id=007000007   《2009:中国纪事》

 

 

 

 

 

 

 

 

 

镀金的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 2009-07-02

 200311月,我第一次去香港,扑面而来的湿漉漉的空气,还有那种特别的味道——潮湿的混凝土、海风、茶餐厅的烧味,混合在一起。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香港像是另一个精神故乡。枪战电影、流行歌星、金庸小说、《龙虎豹》与叶玉卿,还有从旺角杀到铜罗湾的古惑仔,伴随着我们的青春。不知是令人赞叹还是汗颜,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600万人口的香港为10余亿人的中国大陆,提供着大部分的情感和娱乐服务。

在接下来的6年中,我经常往返于北京与香港之间。尽管仍不会说广东话,仍只是个旁观者,我对于这个城市的感情日益加深很多个夜晚,我从机场坐A12路双层巴士,像是过山车一样驶向香港岛。道路总是清洁,一切都富规则,隧道是灰白交替的干净颜色,每隔200米就是一个EXIT的标。远处的高楼都在闪亮,黄色发红的光晕,雾气中,显得迷蒙。IFC、中银国际与长江中心,有时就像藏在云层后面,而太平山则干脆消失了——山腰不断兴起的高楼遮住了它。

我在西环下车,总是闻到一家专卖紫菜面条的小吃店中的汤味。瘦小的南方人在夜晚的街道上走来走去,说着一种我至今也未完全听懂的语言。

理解也随着感情到来。我对于香港的兴趣,从最初的流行文化转到它的社会与政治变革。香港的经济成功,经常使人们忘记她更重要的故事——从一个纯粹的殖民地,如何一步又一步变成了一个运转良好的中国人的城市;长期积累的物质财富,是如何转变成社会的进步;个人的自由选择,与社会的合作和秩序,是如何达成一致……

很多时刻,我的兴趣显得不合时宜。香港回归中国十二年了,中国大陆仍对香港一无所知,而且也正失去兴趣。当张曼玉、吴彦祖、陈亦迅的名声,总是压过何东、麦理浩、包玉刚时,香港的故事必然变形。十二年前,我们期待香港的法治系统、新闻自由、国际知识和多元社会的成长经验,能够推动中国大陆进行更深入的变革。但十二年过去了,香港的自信跌入谷底,它渴望的是自由行所带来的大陆消费者,期待的是新的中央政策倾斜,热烈谈论的是上海新面貌——这两个城市的命运,似乎又要再次颠倒……中国获得新的自信正转变成自满,其庞大的市场可以使外界的各种游戏规则发生逆转,怎么还会倾听那个香港的声音,况且香港已经不再自信于自己的声音。

香港对于中国大陆的兴趣,则开始不断增加。一方面,香港人被大陆的规模和财富震惊了。在它成长的岁月里,小小的香港夹于英国和大陆之间,它习惯性的要与更强大的权力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对于全球华人来说,中国情感仍是挥之不去情结。在之前漫长的历史中,人们或许会拒绝政治上的中国,但没人会否认文化上的中国。但是这种规模的效应、文化中国的情绪,都不可避免的会影响人们对此刻中国的理解。

这本小书,努力呈现的是生活在中国之内的青年对自己国家的看法,试图描绘的是这个国家在过去十年中发生的变化,没有比镀金时代更适合的形容词了。它既暗示着金钱成为这个时代的核心,又暗示着在表面的金光之下,这个国家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这本小书可能是碎片的、零散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却是一种贴身式的观察。它也真实地反映出中国社会在过去十年中的情绪。这是一个中国迅速卷入全球市场,技术革命催生社会变革,大众媒体蓬勃兴起,商业力量获得越来越大发言权的年代。也是中国在世界舞台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对自身的历史意识开始觉醒的年代。

这种变化既粗糙喧闹,又充满了希望。一个更开放、更多元的社会正在形成,思想更独立、健康的一代人也正日趋成熟。而我正是这年轻一代人的一分子,刚刚走出校园,就获得了一份可以在一张报纸上纵论中国与世界的机会,雄心勃勃的要充当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之间的联接者。不可避免的,我的语调中洋溢着我的年龄与所处的时代共同造就的乐观、庞杂混乱、热气腾腾和浅薄……

但如今,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即将过去。我发现历史的进程比几年前想象的复杂得多。原有的乐观情绪,正不断转变成审慎和怀疑。这个国家在五、六年前给予人们的种种幻象正在消退,一种令人不悦的新的现实正在形成:不负责任的公众情绪的兴起,新国家主义的傲慢,民族情绪的封闭性,消费主义和娱乐业对年轻一代的伤害,社会的迅速庸俗化,互联网的黑暗面,如今都变成了赤裸裸的现实……

这种矛盾性、复杂性,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基本前提,希望这本书能对香港的读者有所帮助,我们彼此间仍有巨大的理解鸿沟。

(作者邮件edmund.z.xu@gmail.com;本文是作者新书《醒来—110年中国的变革》香港版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