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整

BJ33

 

這是一支五味雜陳的片

 

第一次 大家全體奮力一搏

第一次 監製變ECD再變COPY

第一次 公司資源超火力支援

第一次 感受攝影師給的空間

第一次 利用環境引導演員

第一次 讓TC帶領到天堂

第一次 驚喜剪輯師的再創作

第一次…….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3OTU5MDI4/v.swf 

    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6007653&server=vimeo.com&show_title=1&show_byline=1&show_portrait=0&color=&fullscreen=1

REN NET from Lung Shi-Wu on Vimeo.

Client  :人人网

Product:专题片 成长篇

 

ProductionColor Field (BJ) 北京彩田社
Executive Producer:毛叔
Production Manger:江浩

Producer:于岩松

Production Group:吕福宝 (包子王贺  梁雅芝

Post Producer:王军章

Cameraman:浩子
Artist :郑辰

Casting:张谨  慧慧

Style:晓晓

 

TC:飞酷 东权(SH)
EditorKIDs

Post-Production:六米刨

2D VFX Artist:蔡仔

Sound Design:曾思铭

Audio Post:名座

 

DirectorLung ,Hsi-wu 龙希武

 

 

 

       

INSIST from Lung Shi-Wu on Vimeo.

 

 

 

交片版

http://www.xiaonei.com/renren/index.html

 

 

 

 

 
好吧
 
繼 F601   SONY DV     D90   60mirco  12-24mm   18-105   
 
偶的DAHON SP16 又他媽的消失在 北京裡    留給我的是剛買兩天但剪的俐落的鎖…..
照例去派出所備了案 當作一場儀式
還好已騎半年 換算打車費 也算回本了
 
這周末就在這事件 跟 新買的水中MP3 跟 狂游1000米 跟 The Reader  跟  巴塞隆那  跟 價值爭執 跟 緊繃口袋 中
 
混亂 而 有序 的通過 
 
這算是年終賀歲的片
雖然預算超緊
但客戶以及代理商都十分讚
在眾家弟兄姊妹加持 以及 不吝跨刀演出下 完成
感謝各方大德
 
 
 
下載1
下載2
 
     
 
 

Client  China GoldDeal中鈔國鼎

Product中鈔國鼎專題片 在一起篇
Agency
Shunya Group

Creative:劉爽 楊洋 王巍
Account
小申 劉晰

 

ProductionColor Field (BJ) 北京彩田社
Executive Producer
:呂承龍
Production Mange
r:江浩

Producer:呂福寶 (包子)

Post Producer:王軍章


Production Assista
nt:劉征 穆緒

Camera小任
Art
:鄭辰 曾贊

Casting:張謹

Style:小花

TC華龍
Editor:趙磊

Post-Production:六米刨德神傳動

2D VFX Artist:蔡仔

  

Sound Design:小飛俠

Audio Post:東太合

Audio Mixer:亮子

 

DirectorLung ,Hsi-wu 龍希武

 

 

 

 

 

 

 

唉呀  最近部落格 好像有點政治化
 
還是說說生活
 
最近弄了一些好玩的東西
東風日產的廣州車展VIDEO
在主客觀因素中
挑戰了這種1920*374 的大螢幕表現
除了影片本身
在操作過程中也有些體會
 
常跟朋友聊
弄片子 就像在累積飛行時數
幾個好友 大家現在都在各自練著導演功
生活中也是
 
有意思 
 
 
 
 
 
 
 

Client  NISSAN

Product2008 GuangZhou AutoShow Video

 

AgencyTBWA/HAKUHODO

CreativeJason

AccountMoming  /  Lily 

 

Production Color Field (BJ) 北京彩田社

Executive Producer:承龍

Production Manger:江浩

Producer:王軍章

Artist zzzAzzz曾贊

 

2D VFX Artist:魏娜 王俊 張曉奕 肖煦 杜繼斌 大黃 小戴

3D VFX Artist:萬祥  周偉易

Editor:趙磊 馬海濤 魏樂

Visual Effects Producer:李磊 趙琪 戴一帆

Footage Libery:Gettyimage  POWER李華云

 

Sound Design:小飛俠

Audio Post:東太合

Audio Mixer:亮子

 

DirectorLung ,Hsi-wu 龍希武

 

 

 
 
 
 

轉貼摘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北京城,两种北京人

2008-08-06 10:40:27 文/黄章晋 网友评论 162 返回百城记首页

为什么我对这个国家和社会变迁的力量充满乐观,因为我看到水煮鱼轻易就打败了豆汁、卤煮这些难吃的东西,在北京这个口味顽固的城市。

小地方的人对北京的崇拜敬畏,是从北京旅游大巴司机那里开始的。在去长城的路上,去十三陵的路上,那个戴着墨镜一直绷着脸的司机,行过半程后才会接过导游的话茬,他每句话恰到好处的停顿,必是满车的大笑,车内反光镜上,是他墨镜下半张不动声色得意的脸。每天他都要面对一车没见过世面的新人,每天都有一批人满意地回去,把他的段子拙劣地复制给自己的同乡。

就这样被你征服。

其实,那些老被提起的,最传奇的北京出租车司机已经消失好几年了。曾经,他们要那些初到北京,刚刚看过广场的外地人无法合拢下巴:所有新闻联播中经常出现的名字,都像是他们从开裆裤时代就知根知底的玩伴,为不伤害外地人的自尊心,他们总是不经意地轻轻谈起,一点没有炫耀的意思。一度他们是善于自我批评的北京人眼中,好面子爱吹牛的北京人的典型。

至少从2003年之后,这些人就消失了,抱怨交通、抱怨警察、抱怨市政才是他们的口头禅。——用“他们”是不准确的,因为“他们”早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在黄金时代,那些最高月收入可达八九千的出租车司机,是地道的北京二环内的市民,他们才是真正骄傲自信爱吹牛的北京人,摇滚乐队曾为他们写过《北京的士》。当月收入逐渐被压缩到三千甚至两千元时,他们的骄傲和优越、他们的纯正北京成分被一点点压榨。今天,只有延庆、怀柔、顺义、大兴这些远郊区县的人才愿开出租。虽然这个职业北京只对持有北京18个区、县户籍的人开放,但北京出租车司机已成为全国相对劳动强度最大,收入最低的人群,迟早有一天,北京会像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一样,所有出租车司机都是真正的外地人。

网上流传的一个北京心目中的中国地图,颇能反映典型北京人看待外地人的心态。不过,任何一个准备在北京扎根的外地人,一定会惊讶于某些北京人的认真强调和纠正,我不是北京人。他们口中强调的北京人,是那些生长于胡同、住在大杂院里的、“儿化音”特别重的老北京人。强调自己祖籍和生长单位的北京人,是大院北京人:军队大院、学校科研院所大院、政府机关大院……他们口中北京人的缺点,你往往最早从他们身上发现,而且体现得比北京土著——胡同北京人远为强烈。

北京胡同一角(资料图)

他们有足够理由瞧不起胡同北京人。胡同北京人可吹的,只有关于这个城市的种种和各种小道消息:他本人的经历和他祖先的经历。——甚至,你已经没有多少机会听胡同北京人慢悠悠的吹嘘,他们正在被成片地连根拔起,搬迁到通州、昌平等边远郊区,回迁到二环内的,也失去滋养他们骄傲的土壤。他们住在被周围大院分割的矮小板楼当中,北漂人的租金是他们收入的重要来源,他们可吹的资本实在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文化上被重视,特别是被傻老外们重视,而在现实生活中被日益挤压,甚至可以忽略掉他们存在的一群人。就如那些能吹善侃的北京出租车司机从这个城市突然消失一样。如果你不同意我的判断,我可以把标题中的“两种北京人”改为“2.5种北京人”。

不错,你会看到太多关于老北京文化的讨论,甚至许多才踏进这个城市还拿着暂住证的文化人热烈地参与各种会、局,讨论老北京的保护问题——尽管他们被老北京认为要对北京各种吃食日渐变味而不再正宗承担责任,尽管他们大都对自己故乡的老建筑该叫什么名字都不甚了然,甚至他们不曾进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四合院。

——所谓的老北京,甚至需要拿着暂住证的外地人起哄呼吁保护的老北京,其实只是一个文化和旅游的符号,一个想象当中的存在,而非真正存在实体。北京真正意义上的四合院其实存在而不需要任何人保护,——那里住着各式各样的城市新贵。

大院北京人才是真正拥有强烈身份优越感的人群,他们是这个城市,甚至这个国家的真正精英和主宰,并不显山露水。——如果你知道北京四环内三分之一的土地为各种大院占据,那么老北京的文化是二环内的胡同和四合院文化这种误解,是多么的可笑和荒唐啊。

大院北京人很多时候并不是吹牛,这个城市的各个部委、各个事业单位、各个文化机构、各个学术思想圈、各个顶尖艺术圈……这个国家最有话语权的人,不是他们的发小,就是他们的大学同学。

他们是谦逊而低调的一群,甚至他们感觉不到自己是这个国家真正最有话语权的一群,因为他们从小就习惯了代言这个国家。不是吗?这个国家过去五十年来的个体历史记忆,基本就是这个群体代言的,虽然他们只是真诚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一不小心,他们的经历就变成了全国人民的共同记忆:他们中小学时骑车在大院中呼啸来去,他们被红色风暴呼唤到大街上,他们被卷到上山下乡的广阔天地,他们青春激情冷却后返回城里,他们留洋读书或下海经商。

尽管他们从不是一个声音,但他们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变成一代人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梦开始的地方》变成一代人的“梦开始的地方”,他们的《血色黄昏》变成一代人的“血色黄昏”,他们的《渴望》变成全国人的“渴望”,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变成全国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的《北京人在纽约》,不小心就覆盖了其他地方出国留洋的记忆,就连对体制的反叛,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是来自他们的王小波。

即使混得再不济,当你与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公共部门的普通人打交道,你总会撞上他们平静而见多了大世面的脸。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资料图),一个大院子弟的回忆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

尽管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完全是过着体制外的成功而幸福的生活,但种种蛛丝的脉络联系,你依然可以寻找到他们体制化生存的痕迹。无论如何,他们是这个体制的象征,他们的全部生存方式,是体制对这个时代的适应的全部,我相信这不会是一个错误判断。

也许这是一句极端的概括:只有大院北京人,才是这个城市真正的存在。那些所谓的真正的老北京,多少只是作为一种文化标本而存在,需要你骑车费尽心力在南半城才能找到。

体制北京和体制内的北京人,是第一个北京城和第一种北京人。是水面上的半个北京和水面下的全部北京。每年,只有其他地方的极少数幸运儿被它吸收进来。

吸引中国人的,是另外半个北京,它吸附的人群,构成了另外一个北京和另外一种北京人。

没有人认为,北京是一个机会比广州、深圳更公平的城市,但也没有人认为,会有一个城市能像北京一样可以寄托如此之多浪漫狂热的想象。在中国所有城市都患有文化贫血症的今天,惟有北京才有资格说,自己是有文化和有底蕴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对无数有文化理想和抱负的中国人来说,实在如巴黎之于法国。

这半个北京,首先是一个容易给人强烈错觉的城市。

你混迹任何一个北漂的圈子,都会有种身在中国舞台中央,不!世界舞台中央的错觉,历史的聚光灯将迟早打在你身旁那几个人的头顶。未来的领袖们、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们、普利策奖的获得者们、苏富比拍卖会最高拍卖价的画家们、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们、三十五岁时就进入首富排行榜的科技新贵们、高考试卷上一定会被问及其生平的理论家们、以及夹着一卷纸像上访群众般徘徊在大学和研究院门口的推翻了爱因斯坦和牛顿的体系的思想家们——所有将来会牛逼的人物,你一定会遇见几个吧。

每天,这样的人,都会从这个国家的各个地方,扛着行李,从巨大的火车站被释放到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

对投身于这个城市的艺术青年、思想青年、IT青年们来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最终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都像月亮与霓虹灯一般遥远,但他们身边永远有奇迹在不断上演,这就是这个城市巨大的魅力之所在。

北京798工厂,这里聚集了北京最多的文艺青年

这半个北京,更根本的特质,是一个体制外的,气候上属于北方而观念习惯上日渐南方化的城市。在这半个北京,信奉的是个人的公平和努力,机会对所有人公平敞开,在这半个北京,一个“北漂”也许一辈子交道的对象,都不会有几个真正的北京土著。这半个北京,也是它吸引的人眼中平凡的城市,一个可以与广州、深圳、上海平等比较的城市。

是的,他们主要工作生活在朝阳市和海淀市。对多数已近成功和稳定下来的新北京人来说,这个城市的三环以东和四环外西北的写字楼,是他们身体的寄居之地,这个城市的酒吧街和各个艺术工厂,则是他们的灵魂和精神的滋养栖息之所。

天安门、故宫、长城——这些北京在外地人心目中的关键词,离他们非常遥远,像是另外一个城市。——对于身边的“二环市”,他们要么是上下班时路过,要么只有后海的酒吧街可以去偶尔逛逛。

他们经常会以自己的收入傲视“二环市”的公务员,会同情地看待“二环市”那些被拆迁和即将被拆迁的土著,他们以为自己是这个城市的精英和主流。没错,这个城市几乎全部非官方的声音,都为新北京人包揽,我们前面说的第一种北京人的声音,正被他们以空前的速度稀释。今天,关于这个城市物价、房价以及种种生活好与不好的感受,主要就是他们发出的。

他们是这个城市生长得最快,而且对这个城市面貌剧烈改变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最近,因为奥运临近,这个城市正在进行一场北京传统饮食的英语标准翻译的讨论,我想,讨论者可能从没考虑过市场调查,如果以市场论英雄,我相信应该是水煮鱼——这种要四川人完全陌生的北京川菜,才应该是真正北京风味饮食的代表吧。

为什么我对这个国家和社会变迁力量充满乐观,因为我看到水煮鱼轻易就打败了豆汁、卤煮这些难吃的东西,在北京这个口味顽固的城市。(金羊网)

 
依據工作定理來說
平均一年都會出現一兩隻瞎片 一兩隻爽片
今年的瞎片 終於出現
瞎的程度 前所未見
處處瞎 事事瞎 的結果
令人完全元氣大傷   
 
連罵髒話的力氣 都沒了
 
 
 
 
前陣子 拍了支十分過癮的片
 
雖然製作期緊湊 拍攝地 跨 北京 西安 內蒙 上海 四地
 
但大家將士用命
 
十分過癮
 
 
 
 

Client  Volkswagen China

ProductVW Brand Olympic "Enjoy the Journey" 大眾奧運專題"歡樂旅程 大眾共享"
Agency
Ogilvy One
Creative
:大慶
Account
Helen

Agency ProducerJerry & Vicent

ProductionColor Field (BJ) 北京彩田社
Executive Producer
Damon大毛
Director
Fan 范揚仲

Assistant Director & Production DesignLung ,His-wu 龍希武
Production Mange
r:江浩

Producer(Shanghai):陳立 小成

Producer(Beijing):許曉陽 小于
Camera
D.L 張達隆
Art
:李敦剛Camera Assistant:耗子(SH) 小任(BJ)
TC
POP
Post-Production
:視元素 阿盛 小阮 Maggie Queen

 
 
周末 與袁少 驅車出遊
路經唐山
 
便從GPS中 設定一個震後遺址 想去憑弔一番
但等到遺址後 卻遍尋不到
於是便轉往紀念碑公園
 
唐山市感覺是個典型的工薪城市
大部分均是居民小區
個個安居樂業 小康生活
 
站在唐山地震紀念碑前
唐山的人民 正在享受他們的周日午後的閒憩 
 
突然覺得
 
三十年後的汶川 映秀 都江堰 北川 等等
也應該是如此……
 
 
 
 
 
2008北京第二個年
跨年夜那天剛拍完片
連續幾天的疲憊 加上最後的酒精
讓這個元旦是糊里糊塗的過去
還來不及整理一些思緒
卻開始隱隱約約感受到一些脈絡正起伏
 
生活有些變化
開始有前說的那種 "天涯久混 歸心懶"的徵兆
但偶而逛到賣台灣食品的店  還是有種"異鄉遊子如浮雲"的感慨
工作也開始託公司的福 漸漸專心跨向導演領域
但越進入這塊 越發現以前沒發現的奇妙之處
又再度進入了"摸爬滾打"的階段

 
去年的這個時候 去京郊雪地中放了幾槍
今年的這個時候 北京卻還沒一場像樣的雪
最近看的書是 李安的"十年一覺電影夢" 跟 亞當斯密斯的"國富論"
一個是回頭再看一次了    驚喜的是又有不同的感觸
另一個則是體認到 某些被整理出的人類社會硬道理
 
最近嚇到的電影是姜文的"太陽照樣升起"跟"變型金剛幕後花絮"
脫離了那個令人驚艷的"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跟他的產業也已經脫離 "社會寫實" "歷史史詩"  "人生小品"     如今是帶著自信大步邁向 "夢土"了
變型金剛幕後花絮 則讓我見識到 後期不再是"分層" " KEY布" "三維" "模擬" 這些觀念
而是你想怎樣就來吧!   大聯盟啊 真是強
 
音樂 最近較常服用的是"DJ Krush" "周董" "老JAZZ"
一個按腳時服用  一個走路上班時配樂
一個則是整理腳本時 鋪底 
 
最近的感覺 大概就是
"拍片很妙 人生更妙"
 
呵!
2008 你好呀!!
 
 
 
走路去公司的路上  見著 幾隻不知是水鴨還是候鳥
正在有歷史的通惠古運河上 趁著太陽將冰融化時 討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