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町不死 也沒凋零

 

說起來,我們這一代愛拍片的人最尷尬了

滿腔熱血,年少輕狂

卻碰到所謂台灣電影的低潮

沒事就會看到人感慨電影早就沒希望

或是大家振臂疾呼 要振興台灣電影產業

不過儘管這些人喊 這些人叫

但都感覺不像是自己的事

 

大家沒事還是都靠廣告討討生活

等作一陣子厭煩後,

又開始義無反顧的前撲後繼;投入開拍的劇組

然後再被大導演,低酬勞,高壓榨工作及亂七八糟製作搞的全身是傷

頹然返回廣告圈療療傷,止止痛,順便振興個人經濟。

以便繼續下一個循環……

 

心中一直不解的是

這些大人何必把電影看成產業呢?

何必急的想振興呢?

 

這一代不行,下一代自然會有變通的方法

橫豎都是用影像說故事感動人

橫豎都是用影像去作夢

 

還記得看 城市坤哥掛導演的  運轉手之戀 時

真的覺得很鼻酸

因為裡面的臨演或次演

都是台灣電影的老前輩

一路開倒車的道具小許(前陣子得了金鐘)

開車吃便當的製片東哥(已經不在了)

愛賭博的美術小蔡(前陣子跑路了)

還有 燈光毛哥  場務六哥  場務阿亮……

台灣電影最輝煌的時代有他們

台灣電影最慘淡的年代也靠他們

而我們這些還不成氣候的小蘿蔔頭

也是他們傳承出來

 

放心吧,生命真的自會有出路的……

你看 最近不就有幾部好看又便宜的紀錄片嗎

公視人生劇展也不乏佳作啊

回頭看看 好萊屋一年也沒幾部好片啊

 

不要把這行當作賺錢產業啦

把他當blog無心經營一下

都還是冷不妨會有佳作的

就像梭哈

資金 人才 通路 媒體 故事 演員等等

這些排列很難出現一個同花大順

但要是不小心瞇到了福爾號司 也會贏的

 

有好看的,這行業就會繼續騙到熱血青年繼續創作

只要繼續有創作

電影就不會死

就像西門町 從來就沒 凋零過啊

 

 

以下載自 ‘0508:佔領西門町’ 來自 Bluescreen.

還記得1986年的那個春天,雨不大不小,潮濕的天氣讓人全身上下黏搭搭地,很不自在,但是映演《好小子》的萬國戲院門前廣場卻拉出了三條傘龍,從女星變成製片老闆的徐楓站在二樓咖啡廳的落地玻璃前,擦著水霧,興奮地尋找龍尾。

誰也沒有料到,那是台灣電影的最後黃金盛世。前不久,廖峻和澎澎合演的《電影秀》以土狗姿態打垮了所有的好萊塢貴賓狗,上映十天,全省賣座超過一億;不久之後,萬國戲院廣場換了媽媽帶著小朋友來看《好小子》,廣場上喧鬧分貝高昂許多;緊接著是台產殭屍片《一見發財》,號稱《武夫》的片商花了上億台幣做了兩年花大錢買電影,卻始終賠賠賠的「大笨賊」之後,終於看到綠花花的蔣中正笑嘻嘻地在向他招手。

八0年代,每逢周六,你只要到新片上映的戲院對面咖啡廳,就可以找到台灣的所有片商。台灣片商不做市場調查的,他們相信親眼看到的,新片上映的第一個星期六早場,如果觀眾上千,保証電影狂賣,電視廣告可以放手加碼;如果門可羅雀,熬到下午兩點半還沒有起色,那就準備賠錢埋單了。

星期六的電影院前咖啡廳,對電影人是很重要的橋頭堡,這裡不但是爾虞我詐的商機競爭場,同時也是觀風測候的前哨站。只要長龍出現,就代表觀眾愛看這類戲,跟進搶拍是絕對必要的;如果長龍變蚯蚓,只剩麻雀在啄蟲,心狠嘴又辣的片商就會先給己經灰頭土臉的競爭者打兩槍訕笑致命槍,趕緊再回家,要求製片和導演修正開拍中的新片方向,八0年代的台灣電影就在這樣從市場取經,從市場上找尋觀眾胃口。

做電影就像上牌桌,上場前再怎麼吆喝造勢,最後都是一翻兩瞪眼的牌局,攤牌的決戰點就在龍頭戲院的售票口。楊德昌和侯孝賢自立門戶拍攝的《青梅竹馬》首映時,所有關心台灣新電影的朋友們都到了萬國戲院門口,一方面加油撐場面,一方面觀察支持台灣新電影的人潮類型。可是,觀眾比朋友少,發行商才不管影評對這部電影給多高的評價,指著寥寥可數的觀眾,面無表情地宣布三天後下片。

也參加《青梅竹馬》演出的製片小楊,在這之前曾經興高采烈地籌備著由十位新銳導演合力拍攝一部《佔領西門町》,劇本寫了一半,原本講好的資金撤了,小楊黯然地「跑路」了,才剛發了春潮的台灣新電影,一下子就覺得秋意蕭颯。

倒是揹起一身債務的侯孝賢,依舊在大世界、中國和萬國戲院的西門町黃金三角地帶轉進,從《童年往事》、《尼羅河女兒》直到《悲情城市》,人潮逐漸再聚集成一個還不錯的新高峰。

007的《金手指》和克林伊斯威特的《荒野大鏢客》都是在萬國戲院上映的,是我的電影啟蒙學校。後來,萬國轉映國片,多數的許不了電影,王禎和的文學小說電影,也都是在這裡上演的。

隨著錄影帶上市,第四台播映盜版國片,中華商場拆了,西門町的龍脈斷了,萬國廣場前的人潮越來越少,最後一次熱鬧的場合是新聞局砸下大錢舉辦的電影年開幕活動,然後,兩層樓高的萬國戲院在沒有媒體注意報導的情況下悄悄歇業、拆除,改建。沒有人拍紀錄片,也沒有人想到要拍一部感傷的《新天堂樂園》。

九八年,萬國戲院的舊址聳立起十五層樓高的《GALAXY》銀河大廈,有賣成衣的,有賣音樂的,戲院上了樓,換穿「絕色」外衣,繼續營業,門口也不時有歌友會舉行,但是人潮已經不是當年大家排隊看《好小子》的景況了。徐楓轉進上海,武夫移民美國,對街的咖啡廳早就不見了,西門町悄悄換了新主人。

 

引述 四映會

劇場人生

南風劇團的地盤看戲,大開劇團演出的《呈現本》,一方面是同學的劇團南下演出,捧場添人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沒看過小劇場(Little Theater)。

 

國內小劇場前景不如商業劇團,多半有著經營上的困境,同時創作性與實驗風格也備受藝文消費口味考驗。在學校課堂看過小劇場的紀錄片,當時畫面上陳述的是每位導演與劇團工作者的苦悶,堅持理想的咬牙生存,卻沒有足夠的市場及條件給予奧援。事實就是如此,表坊、綠光最前排的票可以賣到1800,過鹹水的百老匯音樂劇要價6000,而兩小時的感動我只花了180新台幣。姑且不管國家戲劇院上演的劇碼票價是多少,光坐滿就有1522席;反觀周圍的觀眾加上演員、工作人員也不過約50人,最貴250元的票可以想見收入是多少,其中人情、友情、親情票人數還多於熱情全票,這還不包括場地租金、交通、食宿與其他支出。生存的確需要多點韌性。

 

看到這樣的藝文團體,就會想到自稱職業是在舖馬路的朋友,台灣的電影界也是在搏命演出,拍片的空窗期,得靠廣告片、外製節目、小CASE過活。小劇場對上百老匯,猶如國片對上好萊塢,能有幾人躍上枝頭,看到天邊一朵雲?近期零星的紀錄片大放異彩,或許在這種缺乏市場與金援的生態下,紀錄片模式有機會成為出路。藝文消費的落差,是否反映觀眾的口味與素質,這點很難評判,畢竟問題也來自藝文作品本身的好壞,同時還有中介媒體因素。但可以肯定的,台灣並不缺人才與錢財,只是通常不會被放在同一個地方。

 

回到觀賞的內容,我必須承認小劇場有其魅力所在,或許是因為我很少在三公尺內看演員(習慣演員只有看不見臉的三公分高度),舞台上每個人的張力都讓我為之震驚。兩小時九個故事,有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現手法,這樣的溝通方式是劇場勝過電影特效的地方;沒有華麗的舞台佈景、燈光道具,甚至部分配樂是演員幕後清唱,相當有笑有淚的感官衝擊。午後下起了大雨,演員的對白摻雜著隆隆雷聲,C形鋼搭成的屋頂被雨打的作響,大片木板釘成的座台讓我屁股痛到發麻,看似違章建築的昏暗場地,包裹著濃濃的生命力。

 

四物湯

台北波西米亞 劇場人的喜樂人生

場邊觀看近二十年台灣現代劇場的政治策略與創作美學

 

 

1 comments
  1. 思元 said:

    生命自會有出路…取自侏儸紀公園另這年頭流行冠上文化創意產業的虛名再另生命力小姐我有給她教學網站網址啊?在她留言版的樣子

發表留言